加載中...
您的位置:首頁 >金融 > 正文

全球快報:北交所新股頻現“破發” 東吳證券:無需擔憂,逢低布局優質標的、靜待長期價值回歸

2022-12-21 09:14:29 來源:金融界


【資料圖】

投資要點

現象:12月份以來,北交所上市新股頻現“破發”。根據我們的統計,11、12月(截至12月19日,下同)北交所共上市25只新股,其中首發日即破發的有18只、占比為72.00%。尤其是12月份以來,一共上市16只新股,其中首發日即破發的有14只、占比為87.50%。與之相對比的是,2022年11月至今,主板共上市38只新股,其中首發日即破發的僅有4只、占比為10.53%。

原因:北交所新股發行提速、年底市場避險情緒、流動性邊際趨緊?!捌瓢l”現象原因一:2022年以來,北交所新股發行明顯提速,進入下半年以來尤為彰顯。根據Wind數據顯示,2021年北交所累計發行新股41家,2022年北交所累計發行新股67家,同比增長63.41%;進入下半年以來,7-12月北交所累計發行新股48家,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至77.78%,其中11月、12月發行新股數量分別為9家、16家,是2022年發行新股最多的2個月份(2021年11月份發行新股數量最多,為14家;12月份發行新股數量為0家)。

“破發”現象原因二:年底市場避險情緒濃厚,市場風格影響下,小市值股票表現欠佳。我們選取滬深A股(除科創板、創業板)、創業板、科創板、專精特新企業(分為5個子板塊)一共8個板塊做漲跌幅的分析,我們可以看出,無論是11月還是12月,均是大市值股票表現更優,背后反映的是進入年底以后,市場避險情緒濃厚,市場風格影響下,以小市值股票為代表的北交所板塊表現欠佳,產生集中“破發”現象。

“破發”現象原因三:11月份以來流動性邊際趨緊,北交所受制于流動性的特征尤為明顯。根據Wind數據,2022年10月底以來,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.64%逐漸上升至2.89%,背后反映的是:一方面,11月份以來防疫政策發生一些優化和調整,經濟活動逐漸向正常狀態恢復;另一方面,流動性邊際趨緊的狀態下,北交所的公司市值小、流動性相比主板較差,在國債收益率上行階段,受到的沖擊和影響尤為明顯,這也是北交所新股“破發”頻現的原因之一。

展望:無需擔憂“破發”事件擾動,逢低布局優質標的、靜待長期價值回歸。我們在前文中分析了,北交所新股“破發”現象頻發的原因包括:北交所新股發行明顯提速、年底市場避險情緒濃厚、流動性邊際趨緊等,而其中避險情緒和流動性邊際趨緊都是明顯的短期擾動因素。所以,站在當前時點,我們對北交所的判斷和展望是,逢低布局優質標的,一方面,短期多種擾動因素下,大量優質標的股價下行,留出了更充分的安全邊際;另一方面,伴隨著短期擾動因素逐漸退散(疫情政策的優化調整、財政和貨幣的政策支持、產業政策等等均會逐步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),長期價值終究會回歸,建議重點關注北交所優質個股。

風險提示: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,北交所公司較小,抵御宏觀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弱;北交所新股發行節奏的風險,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不達預期;流動性風險。

關鍵詞: 月份以來 新股發行 宏觀經濟

推薦內容

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,好男人在线观看www,亚洲福利网址,免费A片吃奶玩乳视频出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