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載中...
您的位置:首頁 >焦點 > 正文

內地與香港攜手推出“互換通”業務 6個月后正式登陸金融市場

2022-07-05 09:06:45 來源:廣州日報

7月4日,中國人民銀行、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(以下簡稱香港證監會)、香港金融管理局(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)發布聯合公告,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(以下簡稱“互換通”)。這是繼滬港通、深港通、債券通、基金互認、跨境理財通后,內地與香港再度攜手推出的又一舉措,將于本公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后正式啟動。

“北向通”先行

“互換通”業務通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連接,使境內外投資者能夠在不改變交易習慣、有效遵從兩地相關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,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和集中清算,不僅有利于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,也有利于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。

據介紹,初期先開通“北向通”,即香港地區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(以下簡稱境外投資者)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、清算、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,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。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“南向通”,即境內投資者經由兩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安排,參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。

“互換通”將在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規劃與部署下穩妥有序推進。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香港證監會、香港金管局等部門共同制定制度辦法,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,指導相關基礎設施做好“互換通”的規則、業務、技術等方面工作,加強市場溝通與培育。

初期實施總量管理

人民銀行表示,近年來,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,特別是2017年以來,“債券通”南北向通的先后推出,成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。2021年全年,境外投資者達成人民幣債券交易11.47萬億元。截至2021年年末,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規模達到4萬億元,約占全市場總托管量的3.5%。隨著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擴大、交易活躍度上升,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持續增加。

從銀行間衍生品市場來看,自2006年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來,人民幣利率互換作為主要品種,交易規模逐步擴大、參與主體日益豐富、風險管理功能有效發揮,2021年成交21.1萬億元。

對于互換通的推出,人民銀行表示,可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利率互換管理風險,減少利率波動對其持有債券價值的影響,平緩資金跨境流動,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。同時,“互換通”后,境外機構帶來差異化需求增加,輔之以高效電子化交易、緊密銜接的交易清算環節等優勢,有助于提升市場流動性,推動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進一步發展,并形成良性循環。

在風險防范方面,“互換通”采用報價機構交易模式,發揮報價機構穩定市場的作用。參考滬深港通機制,初期實施總量管理,在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需求的同時防范市場風險。此外,綜合考慮國際上金融衍生品交易、清算結算、風險管理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,將電子化交易和中央對手方清算相結合,制定穩健合理的系統連接安排,確保“互換通”業務嚴格遵守宏觀審慎原則,全環節多層面采取風控措施,重點防范跨市場風險溢出,織好防護網。

“互換通”業務:

●通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連接,使境內外投資者能夠在不改變交易習慣、有效遵從兩地相關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,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和集中清算。

●初期先開通“北向通”,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“南向通”。

●在風險防范方面,“互換通”采用報價機構交易模式,發揮報價機構穩定市場的作用。

(記者 林曉麗)

關鍵詞: 互換通業務 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香港證監會 香港金管局

推薦內容

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,好男人在线观看www,亚洲福利网址,免费A片吃奶玩乳视频出水